新华社贵阳7月5日电 7月4日,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之“落实昆蒙框架:海洋保护地建设和南极公海生态?;ぁ敝魈饴厶成?,一场围绕公海?;ぬ乇鹗悄霞Q笊;さ那把匾樘庠诖苏箍纫??;繁W乙恢氯衔徊郊忧亢Q笪镏直;?、推进协同治理、提升公众认知迫在眉睫,全球各方需共同努力,共建美丽地球。
2022年,作为联合国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国,中国推动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“昆明—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”。“昆蒙框架”确立了“3030”目标,即到2030年?;ぶ辽?0%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系列目标。
环绕南极洲的南大洋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0%,各类生物种群数量庞大?!澳洗笱缶褪俏颐堑摹奶?。”?;す驶鸹崂渡匀涣斯餐飨宥とたù娜衔?,“昆蒙框架”是对全球各方发出的一个强有力的号召,当前最有效的做法是将海洋中关键区域划为保护区,以减少或消除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。她强调,磷虾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“绝对基础”,南大洋的一切生命都直接或间接依赖磷虾为食,因此,?;ち紫旱壬镏秩褐凉刂匾?。
“南大洋在全球海洋环境中独具特色。”在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曹玲看来,以?;ど锒嘌晕饕康?,南大洋区域当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公海?;で?,是全球多方协作和努力付诸实践的重要体现。更重要的是,全球各方在参与南大洋生态环境?;ぶ校逑至嗽诒;せ∩霞婀司梅⒄沟淖龇?,惠及可持续性渔业和更广泛的生态系统?!澳洗笱蟮纳;な导渌I;ぷ龀隽擞幸嫣剿骱徒杓??!辈芰崴?。
曹玲同时认为,南极半岛及周边海域?;で源娼洗罂杖?,需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比例,构建南大洋海洋?;で鹊馈?
全球正在进一步共同努力?;ぁ袄渡乔颉?。在上个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,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致通过《我们的海洋,我们的未来:团结起来采取紧急行动》政治宣言,呼吁采取具体措施?;ずQ螅ɡ┐蠛Q蟊;で⑹迪趾T艘低烟?、应对海洋污染、为脆弱的沿海和岛屿地区筹集资金等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表示:“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,加强公海及南极海洋生态保护需要依托世界各方多部门协作,在治理中寻求更多突破?!?
国际非政府环保机构野生救援中国首席代表余冲介绍,野生救援在2022年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的一份有效问卷分析显示,超半数受访者不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概念,在理解上也五花八门。“提高公众对于海洋物种?;さ确矫娴娜现托畔⑿枰徊教岣??!庇喑搴粲酢#ㄐ畔⒗丛矗褐泄?/span>